什麼是Staking?
Staking,中文常譯為質押,是指向PoS區塊鏈網絡鎖定一定數量的代幣參與和支持網絡運行,並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代幣收益。
從PoS區塊鏈鏈上治理角度出發,Staking本質上是PoS共識機制下的一種權益。 在採用PoS共識機制的區塊鏈中,節點通過向網絡質押一定數量的Token,從而獲得打包交易資訊、維護網絡運行以及參與社區治理的權利。 與此同時,節點在此期間能够獲得一定比例的Token作為獎勵,該過程即為Staking。 類似比特幣節點(礦工)通過挖礦獲得比特幣獎勵,囙此,Staking也常被稱為PoS共識下的“挖礦”。
從投資理財角度出發,理解Staking,更形象地是將其類比傳統銀行儲蓄。 如同我們把錢存進銀行賺取利息,以錢生錢; 對應到區塊鏈領域的Staking,即是將幣質押給區塊鏈網絡,以幣生幣。 不過相較於傳統銀行儲蓄,Staking收益更為可觀。
影響Staking收益的四大因素
Staking收益率=通脹率/抵押率,其中抵押率(Staking Ratio)是指用於抵押而不能出售的加密資產占比。總體而言,影響Staking收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:
1.用戶質押的資產總額。 理論上講,質押的資產總額越多,預期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大。
2.對應區塊鏈網絡中鎖定的代幣總量。 由於Staking收益率與網絡抵押率掛鉤,在代幣通脹率恒定的情况下,網絡中鎖定的代幣總量越多(即抵押率越高),對應的Staking收益會越低。
3.代幣流通量與通貨膨脹率。 該因素主要由項目代幣經濟模型决定。
4.用戶參與質押的時間長短。 一般而言,用戶參與質押的時間越長,預期獲得的收益會越大。